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民政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完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更好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机构养老服务消费是本次消费补贴活动的重要内容,请问滨州市在这方面做了哪些筹备工作?下步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潘峰:截至2024年底,滨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106.6万,常住人口老龄化率26.65%,其中失能老年人约2.4万人。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养老事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先后获评全国康养城市、全省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全省医养结合先行示范市。国家部署以消费补贴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发展,有利于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刚性需求,有利于撬动养老服务行业加快发展。落实此项政策,滨州市提前准备,具有良好基础。
一是底数清晰。整合民政、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资源,对养老机构逐一实地排查,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失能老年人”两本台账。目前,全市接收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98家,在养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4285人。
二是平台衔接。组织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在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完成机构备案、信息发布和补贴资格申请,实现应上尽上、应申尽申。导入近12个月入住机构失能老年人评估数据,地方数据与全国平台做到了有效衔接。
三是机制到位。建立专班集中推进,市县联动加快实施,组建覆盖市县民政部门、养老机构、评估机构等的工作队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政策培训实现全覆盖。
四是起势良好。滨州市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已有133名老年人领取消费券,抵扣金额最高可达106400元,数量走在全省前列。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试点工作,滨州市将从“宣传、服务、支撑”三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推动民政、商务、文旅部门联动,结合“养老服务消费季”,组织政策“进社区、进机构、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活动,真正让好政策家喻户晓。设立“代办点”、配备“代办员”,协助老年人便捷完成信息注册和消费券核销,让好政策在群众中直达快享。
二是规范机构服务。组织养老机构签订诚信承诺书,依托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对服务机构的审核把关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养老机构名单。综合运用线上数据核查、线下实地检查、老年人满意度回访、部门联合抽查等方式,督促提升项目服务质效。
三是夯实保障支撑。加快实施“多元普惠颐养工程”,年内新增3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0张家庭养老床位、5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16个康复辅助器具租购点、1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持续增加服务设施供给。
新黄河记者:
养老服务机构是此次项目实施的承接方,请问,为切实让消费补贴惠及失能老年人,对参加项目的养老服务机构有哪些要求?
张志毅:养老服务机构是本次养老服务补贴项目的重要参与主体,也直接决定了项目实施的质量水平。为保障失能老年人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获得高性价比的养老服务,安心、放心、舒心消费,山东从以下方面,对参加项目的养老服务机构提出了要求。
一是明确参与条件。提供长短期入住服务的养老机构应依法办理登记并在民政部门备案,且具有收住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承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强制性标准要求。提供居家社区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应依法办理登记,经营范围或业务范围应包括养老服务,具有为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的能力。近一年内被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养老服务机构不得参与。
二是加强服务监管。省、市、县民政部门将通过线上线下核查、老年人满意度调查、部门联合检查等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对项目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对发现的虚假服务、服务质量差、老年人满意度低等问题,及时依法依规处理。对发现“先涨价后抵扣”的养老服务机构,将取消参加资格。
三是坚持公平竞争。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不同规模的相关机构参与项目,不以资金能力等为由限制其参与,不限制养老服务消费的付款方式和支付凭证类型,不以参加项目为由要求养老服务机构采购新的支付设备。县级民政部门通过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参加项目的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及时审核并纳入服务供给方名单。
在这里,我们向全省养老服务机构发出邀请,欢迎具备相关养老服务项目资质的机构,都可以自愿参加这次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养老服务机构可以到当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账号,登录平台后完成登记备案、信息发布、补贴资格申请等操作,待县级民政部门审核通过后,便可参与此次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请问,老年人如何判断自己能否申请本次消费补贴?具体的申领流程是怎样的?能否为我们详细讲解一下?
张志毅:具体的申请和使用流程,向大家做一下介绍。
第一步,注册个人账号。消费券的申请和使用核销,都要依托“民政通”线上平台进行。“民政通”是民政部开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移动端,包含安卓、鸿蒙、IOS三个操作系统版本的APP,以及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百度小程序等。每位参与的老年人,首先要在“民政通”注册自己的账号。老年人自己注册账号有困难的,配偶、子女、其他亲属以及村、社区工作人员,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等都可以代为注册。
第二步,申请能力评估。通过“民政通”线上注册个人账号以后,就可以申请能力评估和申领消费券。民政部规定,只有中度以上失能等级的老年人才有资格享受本次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因此,申请账号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人或者代办人可以登录“民政通”首页,点击“养老服务消费项目”专栏,提交评估申请,从中选择评估机构,待评估机构受理后开展评估服务。
第三步,领取电子消费券。评估结果上传至“民政通”后,县级民政部门会在后台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对首次申请并经审核符合补贴条件的老年人,“民政通”在5个工作日内向其个人账户发放当月电子消费券。当月提出申请时不足5个工作日的,经审核后自次月起发放,后续按月发放,老年人登录后点击领取即可。
第四步,申请养老服务。成功申请电子消费券的老年人,接下来就可以从“民政通”申请自己需要的养老服务项目。养老服务分为机构、社区、居家、日托和喘息服务,老年人或者代办人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机构,然后提交申请,服务机构受理后,会安排专业服务人员与申请的老年人联系,并提供相应服务。
第五步,核销电子消费券。支付服务费用时,可以在电子消费券额度内,按照实际应付金额的40%进行抵扣,个人自付60%的费用。举个例子,比如某位老年人申领了500元的居家上门消费券,之后申请了标价100元的上门服务项目,付费时可以使用消费券抵扣40元的费用,个人自付60元。消费券剩余的460元可以在当月继续使用,直至全部抵扣完毕。没有抵扣完的消费券,不能累积到下月的额度里,当月领取、当月使用、次月就失效。
为了保障服务质量,省民政厅官方网站已公布了政策咨询电话,并指导市县民政部门建立意见收集反馈处置机制,畅通政策咨询、投诉建议渠道,老年人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市县民政部门电话咨询,对服务质量不满意或者有什么意见建议,也可以反映,我们将及时处置问题线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全省老年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大众新闻记者 姜倩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
和兴网-和兴网官网-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股票最新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